一时间大家都在打听,宋闻璟是谁?
得知宋闻璟是楚王之子之后,一些出身寒微的学子纷纷聚集在一起。
“宋闻璟,楚王世子,一个娇生惯养的皇亲国戚,竟然能拿童试的头名?你信吗?你信吗?”一个学子将手中的酒碗一扔,愤愤不平道。
另外一个学子出声:“听说这楚王世子,生来便体弱,他能撑过童试那两天的考试时间吗?怕不是楚王在暗中操作些什么。”
“对,他一个病弱世子,怎么可能撑得过两日的考试时间?其中定然有鬼。”
一时间,这些学子各个都面红耳赤。翌日,事情愈演愈烈。
若不是柳善递消息进来,我还不知道外面那些人竟是如此诋毁宋闻璟。
宋闻璟一早便去了书房,那些学子寒窗苦读十年,宋闻璟又何尝不是,忍着身体的不适,依旧端坐在书案后。
我气冲冲地吩咐道:“柳善,你把那些学子的名单整理出来,我倒要看看到底是哪些人竟然敢公然诋毁堂堂世子。”
书房里宋闻璟的脸色也不好看。
他自从有想法下场之后,就从未想过要靠着楚王的势力从中得到什么好处。
说不气愤是不可能的。
我去书房探望,宋闻璟对着我倒是没什么不好的情绪,不过看着他那许久都不曾翻动的书册,便知道他已经知道了。
我安慰道:“外面那些人都是瞎说的,别理他们。”
宋闻璟淡淡一笑,“我不会理他们的,他们说他们的,我又不会掉一块肉。”
“你能这么想就最好了。这些出身寒微的学子仗着自己读过几年书,竟然以为所有都应该像他们那般。”
宋闻璟说道:“卿卿,刚刚让我不要理他们的可是你,你也要做到不理他们才行。”
“哦对对对,不能理他们了一群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。”
外面那些学子越来越过分,这事已经闹进宫里去了。
皇上秘密宣传吏部尚书、吏部侍郎等人,把奏折朝着他们扔了下去,“几位爱卿,能否给朕一个解释,这童试是否有问题?”
吏部尚书带头跪下,“陛下明鉴,童试的试题除了陛下、太傅和臣知晓,其他人都是在考生考完了之后才拿到的试题,整个过程一直都是严加防范。”
皇帝眼眸深邃,沉着声音说道:“那楚王世子一事又是怎么回事?”
吏部尚书道:“臣等皆未同楚王接触过,那些舆论不过是无稽之谈。”皇帝又把楚王宣之勤英殿,楚王当即就跪了下去,“皇兄,闻璟身体不好,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,臣弟也没有想到他能中头名。当时闻璟同我说要下场参加科举时,臣弟的第一反应便是不同意。
可是,这孩子说,他没有几年时间了,他想让自己的生活不一样……臣弟是个父亲,闻璟是我的第一个孩子,臣弟……”
皇帝也叹了一口气,“朕自然是信你的,但是那些闹事的学子不是好解决的,就算是朕,也不能无视这次的事情。”
楚王也知道那些读着圣贤书的学子有多难缠,在朝中甚至没有丝毫势力,却能把朝堂搅得一团糟。
楚王道:“皇兄放心,臣弟会解决此事的。”
宋闻璟是自己的儿子,儿子虽然体弱,但也绝对不是一个是非不分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