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嬷嬷领命而去,太后心里郁气翻滚,一把挥落炕桌上的点心茶盏,呼啦啦一声响,满殿的宫女嬷嬷跪了一地。
正殿人心惶惶,东配殿淑妃却自得其乐,她喝完一盏补气血的党参乌鸡汤后,便倚在软枕上看话本,读到精彩处还会念给云若和云兮听。
正当云若和云兮捂着嘴笑时,一个小宫女端着托盘进来,禀告道:“娘娘,这是太后特意吩咐膳房为您煲的参汤。”
淑妃放下话本,感激的红了眼眶:“本宫感念太后的照拂。”之后对小宫女道:“放圆桌上吧,本宫一会便喝。”
等小宫女欠身告退,淑妃脸上恢复淡然,看着话本道:“你们两个若想喝就喝了,不想喝便倒了。”
这几天喝了太多参汤,云若一口也不想再喝,端起碗倒进痰盂里,看着淑妃问道:“奴婢还是不明白,您为什么有的喝了,有的却不喝?”
淑妃放下话本,正色道:“补养过甚更易伤身。”
云若恍然大悟,喃喃道:“怪不得奴婢这几天总感觉肚里心火乱窜。”
前路漫漫,不仅自己要步步权衡,身边的人也要多思多虑,淑妃沉声交代道:“以后想不通的事,要再三琢磨,先想坏的一面,再想好的一面。”
云若和云兮应喏,又过了一个时辰,云兮频繁的往门口看,却始终不见奶娘抱着小皇子回来,想起这几日小皇子呆在娘娘身边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天,她就忍不住心疼娘娘。
淑妃看见云兮的神色,知道云兮在想什么,但她一点也不伤心,因为对小皇子,她说不上多喜欢,而且目前养好自己的身才是最重要的,没了哇哇的哭闹声,她耳根子清净了许多,能将养的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