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道:“赐国公,封兵部尚书?”
李清严肃道:“陛下的从龙之臣,秦琼、尉迟恭、程知节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长孙无忌等人,借已获国公爵位,便是隐太子府中归顺而来的魏征,也获得了郑国公的封号。”
“唯有军功超过他们的李靖,却迟迟未封国公,这不免让人觉得,是陛下过于小气了。”“这也让李靖自己觉得,他矮了这些人一头。”
“试问,如何能激发李靖效忠陛下,精忠报国的热情和斗志呢?”
李世民陷入沉思。
李清紧接着说道:
“加封李靖为卫国公,让他与陛下的从龙之臣平起平坐,足以消去外界的一切误会,让李靖死心塌地为陛下建功。”
“而封其为兵部尚书,则是最大限度,让其发挥军事才能。”
“这就是微臣的建议。”
“不过最终,还是需要陛下定夺。”
……
历史上李靖被封卫国公爵,官致兵部尚书。
但是现在,李靖并未获得爵位。
身上也只有军职,而没有朝中职务。
李清判断,李世民断然不会有拒绝的可能性。
李靖一旦得势,统领三军之后。
李清通过自己的方式,将李靖收复至麾下。
这也就算是自己,彻底的控制了朝中军事大权。
收复李靖,是李清计划中比较重要的一项。而他早已经有了,让李靖归顺自己,让其誓死效忠的方法。
现在,李清就在一步一步的践行。
果然,不出李清之所料。
当李世民听完李清的话,思忖半晌之后。
“哈哈哈哈!”
李世民最终爆发出爽朗的大笑之声,最后道:
“想当年,朕为大唐,打下大半个江山,功高震主,封无可封。”
“太上皇破例为朕,创了一个封号——是为天策上将。”
“现在,朕的胸襟和气魄,难倒还不如那老不死的了??”
李世民朗声说道:
“李卿之言,甚有道理。”
“李靖能力虽强,功劳虽巨,但还没有达到朕需要忌惮他的地步,朕一向虚怀纳谏、任人唯才,此前,唯独只是对李靖,稍有顾忌。”
“李卿一席话,点醒梦中人。”
“朕是君,他是臣。”
“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,朕惧惮他作何??”
李世民最后朗声说道:
“对于李靖的所有封赏奖励,以李卿之言,李卿务必,代朕好好勉励李靖,让他再接再厉,为大唐,再立奇功!”
李清内心粲然一笑。心道,被后世尊为千古一帝,比肩秦皇汉武的李世民,也不过如此嘛。
待李靖执掌兵权,我收复李靖,你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。
但,李清的表情却是无比庄重道:
“陛下圣明,微臣谨遵圣谕。”
……
长安城内。
李靖府上。
李靖刚刚率大军凯旋回朝,还没有怎么休息,就准备收拾行装前往皇宫。
面见陛下,负荆请罪。
这次虽然打了胜仗,但毕竟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,是自己擅自下令。
没提前报备就擅自进攻,忤逆了至高无上的皇权。
这已经严重的,触犯了李世民的忌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