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抗击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,读到这样一篇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感悟日记,令人深思。历史是一面镜子,它照亮了过去,也启迪着未来。正如日记中所强调的,知悉历史、提升素养,走出感性、理性认知,以史鉴今、居安思危,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,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。
一、知悉历史,提升素养
文化是国家存在的根基,历史是文化发展的命脉。中国近现代史,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,它记录了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、强起来、富起来的伟大历程。了解中国近现代史,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基本素养。
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,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。列强的侵略、封建统治的腐朽,让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。在这个时期,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,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斗争。从林则徐、魏源的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,到洋务派的“自强”“求富”;从戊戌变法的维新图强,到辛亥革命的推翻封建帝制;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,到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,中国人民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找着救国之路。
直到1921年,中国共产党成立,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中国人民经过了长期的革命斗争,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。新中国成立后,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,使中国逐渐走向繁荣富强。
了解中国近现代史,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伟大的创造力。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提升自己的素养。同时,了解中国近现代史,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,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。
二、走出感性,理性认知
历史不应该是一种结论,而应该是一种观点、一种思考。我们皆知中华近代史之屈辱、现代史之艰辛,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知上,我们应更深入地学习,学会辩证看待、能动思考,从而理性地认知过去、今天乃至未来发生的一切,并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对自身、对社会、对国家的实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