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顾过去几年的抗疫历程,感慨万千。2020年3月11日,全球疫情形势严峻,在高度全球化的时代,一个国家难以仅凭自身控制疫情,完全隔离全球化也不现实。新冠病毒是否会像SARS一样被消灭尚无证据,且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高温国家持续传播,专家预测其可能成为季节性流行病。
中国作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国之一,不会全面关闭边境。采取“三查”措施:查症状,因潜伏期长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,漏检难以避免;查来自疫情较严重的国家或地区,但定义困难,且效果有限;查接触过确诊疑似病例的人,因弱症状和无症状潜伏期病人难确定,此环节也充满挑战。所以“三查”手段存在漏洞,可能出现国外感染者造成的社区传播。
全球化背景下,防疫需要各国配合合作,采取统一标准和沟通手段,但现阶段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困难重重。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强大制度优势和行动力,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,分享经验。然而,全球抗疫形势依然严峻,一些国家因政治、经济原因无法有效防控,疫苗分配不均也成突出问题。
为应对疫情挑战,各国应摒弃偏见和纷争,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;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,确保公平分配;加强国际组织作用,协调行动制定统一标准。同时,我们要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,加强科技创新,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,加强公众健康教育,提高自我防护意识。
全球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,抗疫工作是长期艰巨的任务。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,加强国际合作,推动科技创新,加强健康教育,共同应对疫情挑战,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。每个人都应承担责任,政府加强领导,企业履行社会责任,个人遵守规定并参与志愿服务。